首页

%@

时间:2025-05-23 04:44:23 作者: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浏览量:51270

  中新网兰州3月17日电(王牧雨 张云文)“出生见的是沙子,中小学时看到的是沙子,上大学又学的是沙子,工作又和沙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出生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他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从小与沙为伴、潜心治沙,今年年初,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左)在研究沙生植物根系。(资料图)张云文 摄

  小时候的徐先英觉得沙子可恨又可亲。可恨的是沙子会掩埋农田、打断庄稼,父辈们不得不在田埂上插一些树枝形成“挡风墙”保护田地和庄稼。可亲的是大红柳岭子留下了童年的欢笑,沙梁上会有一些沙枣树、胡杨树,天气好时和小伙伴们结伴去玩,沙丘就成了童年快乐的天堂。

  20世纪80年代,徐先英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与沙漠再续前缘,进入当时还在武威市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在甘肃境内沙漠前沿开始了治沙工作。

  1986年,徐先英参加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技术研究”,在茫茫沙海之中实施造林试验。经过5年时间,项目组成功筛选出了适宜盐渍化沙地造林而又抗逆性强的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甘肃柽柳、短穗柽柳,丰富了当地的造林适宜树种,这些树种已大面积被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

徐先英在观察梭梭生长情况。(资料图)张云文 摄

  之后,徐先英又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协作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研究”,主要负责沙区土壤水分测定工作。他每天都泡在沙漠中的试验区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徐先英啃下了硬骨头,圆满地完成了科研任务。

  年轻的徐先英被聘任为工程师,成了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下农村,跑野外,布置试验,测定结果,撰写研究计划和总结,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通过系统研究,他找出了多种植物的耐盐极限,对封沙育林育草区进行放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威市古浪县山区群众易地搬迁到黄花滩乡黄花滩村,但很快又被南侵的腾格里沙漠赶回了山区。为此,作为甘肃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得以迅速实施。项目由徐先英主持,试验地就在黄花滩村。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资料图)张云文 摄

  徐先英带领课题组人员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往返沙区,和大家一起设沙障、栽树种。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徐先英课题组终于在该村建立了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试验示范3000亩,有效治理了当地的沙害。

  被誉为“中国治沙魔方”的沙障草方格是目前常用的工程压沙手段,就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以此来阻挡沙子的流动。但这个方法要靠“人海战术”,随着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成为防沙治沙面临的制约因素。

  徐先英团队最初从独轮车的原理受到了启发,通过人拉独轮车,让车轮取代铁锹,后来在压沙设备上安装了牵引系统,经过反复实践,研发出第四代沙障机“小型手扶式沙障机”。新一代机器爬坡能力、轧槽深度、操作规范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台机器一天可以完成四五十亩的工作量,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250元(人民币)以上。

  徐先英在治沙领域成绩突出,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农学院学习,从此,他开始更多地在国际视野下审视防沙治沙,不断参与国际项目,与国际治沙人频繁交流。

  他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和“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利比亚沙漠区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技术研究”。

  “在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将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了世界听。”徐先英说。

  “‘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整个治沙行业和甘肃治沙人的荣誉。”去年退休的徐先英仍在忙碌着一些课题的事情,时不时到沙区去考察,依旧活跃在治沙“舞台”上。(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代表在浙江宁波感受巾帼“她力量”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老方加强立法机构交往。希望双方落实好两国立法机构合作协议,用好合作机制平台,保持立法机构高层、专门委员会、双边友好小组的良好交往势头,促进双方治国理政和立法监督经验交流,更好服务中老关系大局,为双方共促发展繁荣提供更多助力。

【大道共通】习言道|“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天津4月23日电 (记者 王君妍)23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办“2024天河超级算力生态大会”。大会上,“天津市智能计算与生成式通用智能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并面向医疗、港口、公安、海关、中医药、环保等领域,发布生成式智能垂直领域创新应用场景。

旅美大熊猫“美香”“添添”“小奇迹”已回国

早稻生产加紧展开。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开始陆续插秧,在种粮大县海丰县,今年当地扩大了早稻生产托管服务规模,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插秧、收割等全过程服务。在广西,水稻种植面积现已超过2600万亩,今年当地加大了智能化农机投用数量,目前共投入3000多台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装备、7000多台农用无人机。

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今年7月3日,据日本《每日新闻》独家披露,在去年的2022年9月28日,当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视察美军横须贺海军基地期间,美军六架黑鹰直升机编队,在东京六本木直升机场和横须贺基地之间来回穿行,七次低空飞越人口密集的东京的表参道和竹下通地区。

发放消费券近3000万元!江西南昌推出“商贸+文旅”新玩法

近日,在第七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大会上,高通与其他80多家企业及机构一起,与进博会主办方签约参加第八届进博会。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作为一家技术公司,高通每年参加进博会都会带来一些创新技术,以及基于创新技术与产业伙伴共同努力取得的合作成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